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回首过去
2021年湖北省科普作家协会在省科协领导的支持下,团结带领各专委会、广大科普作家,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壮大了核心队伍,鼓舞了团体士气。
协会通过加强组织建设,提高凝聚力、影响力。协助医学专委会成立老年医学分会和中医药分会。目前各分会的主委、常委、委员、会员覆盖全省各地市州县的学科带头人、医学专家、科普达人,注册的委员以上会员约800人。
2021年医学科普创作专委会老年医学分会、中医药分会成立
为提高全民应急与安全的科学素养,协会积极指导筹备成立应急科普创作专委会。为正确利用农业科学的科普指导服务于“三农”,促进湖北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协会积极协助筹备成立农业科普创作专委会。同时,为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精神,为科技兴国战略储备人才,协会积极筹备成立少儿科普创作专委会。
过去的一年,协会充分利用平台资源,组织策划优秀科普作品选题,打造优秀科普读物产品矩阵。
其中,由协会会员单位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理事长何龙策划的重大科技题材纪实丛书《中国力量·讲给孩子的科技传奇》一经推出,受到广大青少年读者和家长的喜爱,并入选国家“十四五”重点出版物专项规划项目、2021年湖北省网络出版精品工程,获得湖北省现实主义网络文学奖、中国优秀科普奖等奖项。
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协会副理事长金润铭编写的《写给孩子的病毒简史》(彩绘本)入选中宣部“外文版科普作品库”,并被推荐给各驻外使馆,同时在“典赞·2021科普中国”活动中获得年度科普作品提名。
由中国科普作协理事长周忠和主编,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100个科学家的中国梦》(上、下)、由协会会员张端明编著的《中国科技的梦想与荣光》等几种优秀作品皆入选科技部2020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名单(2021年公布)。
优秀作品
2021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理事长何龙带领会员单位和科普宣传员陆续为广大青少年读者推荐多种经典科普读物。为“双减”政策下的广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阅读素材,为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引领大众崇尚科学的风尚,以及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做出贡献。
副理事长徐世球全年完成科普讲座73场,讲座活动经媒体报道后,获得社会各界的热烈欢迎与高度评价。同时,他也荣获武汉市科协、武汉市教育局、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颁发的武汉科学家科普团光荣在团十周年奖章,被武汉科学家科普团评为十年优秀团员。
副理事长张先锋积极参与英国驻汉大使馆主办的“同住地球,共助地球”环保主题分享会,武汉市小刘家湾社区全国科普日活动——水科知识科普、荆楚科普大讲堂之“走进武汉节水科技馆”、上海科技馆“科普大讲坛”等活动,均获得热烈反响。
各专委会也在协会的支持下积极开展精彩纷呈的科普活动
协会的“科普达人”们利用微博、视频号、抖音、快手等新兴网络平台开展相关科普宣传,播放量超百万,数位“科普达人”的粉丝量破五万。
医学科普创作专委会举办、参加各种科普讲座近百场,在湖北电视台、武汉电视台、湖北广播电台等权威媒体参加科普栏目录制百余次。利用新媒体传播科学的防疫知识,积极参加江汉区全国科普日、湖北省第一届儿童科普大赛等活动并取得优异名次。

专委会协办湖北省首届儿科健康科普大赛
利用新媒体传播科学的防疫知识
科普摄影专委会自费举办自驾西部的摄影活动,途经湖北,陕西,甘肃,新疆,青海五个省区,用时 24天,考察拍摄了张掖丹霞地貌,敦煌千佛洞等地,并在活动结束后创作“张掖七彩丹霞形成的原因”“黄沙千里有坦途”等多篇图文并茂的科普文章。2021年最后一期会刊《楚天科普》以“在美图中发现科学”为主题,将科普和摄影完美结合,以科普摄影专刊推出。
同时,为了迎接新一届国际湿地大会,展现湖北众多湿地的自然生态和环境保护成果,宣传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大保护的重要指示,在协会的指导下,专委会筹备策划湖北湿地科普摄影系列活动。
回首过去,协会凝聚各方力量,会员同心协力,用自己的创作与坚守,用自己的激情与行动,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科普工作的繁荣发展,为建党百年献上了一份优异的答卷。
2022年,协会在省科协的领导下,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在中国科普作协的指导下,为协会会员做好服务,不断壮大省内的科普创作队伍,提高我省的科普创作水平。整合多方资源,打造好“三位一体”的内容发布平台,服务全民科学素质提升,以优异的成绩给党的二十大献礼。
指导成立新专委会,开展覆盖式工作。2021年筹备成立的应急科普创作专委会、农业科普创作专委会、少儿科普创作专委会相关准备工作已经就绪,2022年实现上述专委会的成立,并着手新媒体科普创作专委会的筹备工作。
指导专委会开展宣传活动。2022年武汉承办世界湿地大会,协会将大力支持科普摄影专委会出版《美丽的湖北湿地》大型图册。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管理的长效机制。激活原有的创作力量、大力挖掘新锐科普科幻作者,开展省内科普科幻作者的创作培训工作,提升会员科普科幻创作能力。
加大科普原创精品创作支持力度,组织会员面向重大题材开展科普创作,遴选和推荐一批优秀科普原创作品,不断增强科普供给源头活力。
打造品牌项目。以“湖北省优秀科普作品”奖为依托,打造省科普作家服务平台。充分利用“一网”“一刊”“一号”打造广大科普创作者、爱好者学习、交流的平台。与“长三角科普创作联盟”“果壳网”等平台网站建立合作关系,实现创作成果发布多元化。
配合中国科协科学传播专家团队培训交流项目和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计划,打造协会青年科普创作人才发现和培养的品牌项目,参与构建科普创作培训平台。
由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承办,召开省内科普科幻教育大会,组织2022年“湖北省青少年优秀科普科幻作品”大赛。以省内中小学生科学阅读与写作活动为依托,积极推动青少年科学阅读与写作平台的建设。营造青少年爱科学、勤写作的新风尚。
组织大型科普科幻作品创作研讨会,营造我省科普科幻创作氛围,凝聚科普科幻创作人才,孵化优秀的科普科幻作品。
积极组织会员深入开展2022年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等活动,展现科普创作成果和会员风采,引领崇尚科学的风尚,助力全民科学素养提升。
进一步完善省内科普专家智库。对科普人才资源进行全面掌握、科学管理和有效使用。建立骨干创作工程,先以医学科普创作专委会为试点,然后逐步推行。同时,依托协会相关资源,努力帮助创作者实现创作内容多样化、创作形式多样化、传播方法多样化。
加强与教育系统合作,落实《关于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的通知》,以科普资源进校园、学生进科普阵地“双进”服务“双减”,以科技场馆、科普教育基地为阵地,围绕中小学校课后服务需求积极开展科普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