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活动报道

孙学东教授积极参加全国科普周活动——为社区居民讲保健课受欢迎

来源:本站 点击:31 时间:2025-06-04
每年5月下旬是全国科普周活动,从首都北京到全国各地都逢逢勃勃地开展全民科普活动,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有天文地理,法律法规、航空航天、卫生保健等内容。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及省市老科协报告团成员孙学东教授主动参入全国科普周活动发挥自己的“银发力量”,为提高居民健康素质作出自己的努力。
 

5月27日上午,孙学东应武汉市硚口区宝丰街葛洲坝社区邀请为该社区中老年居民讲保健课,他讲座的题目是“如何科学益寿延年——做个健康长寿老人”受到居民欢迎。

图片

 

孙教授讲课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其一人类寿命研究成果;其二影响衰老的因素;其三长寿老人的经验;其四如何做健康长寿老人。
 
图片

 

他根据科学家们关于人类寿命方面的研究成果,撷取医学界公认的成果:人类寿命=成熟期*5-7=20-25*5-7=100-175(岁)。这是一个科学推算方法,也是一个“理想寿命”。
 
影响人类寿命的因素,有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他重点介绍了后天因素中对人类健康不利的因素,希望大家尽最大努力克服,包括生理性因素如不良生活习惯与行为,如吸烟、酗酒、熬夜等要坚决克服;病理性因素如各种疾病的影响,做到早防早治;功能性因素,如体能与智能维持,体能维持靠锻炼,智能维持靠学习。
 
关于“长寿老人的经验”,他以世界吉尼斯网站报道的世界长寿老人为例,举例说明他们的“长寿经验”。其一,女性莫雷拉(已世),活了117岁168天,她的“长寿经验”有3条:长寿饮食习惯:什么食物都吃,少吃但不节食。长寿生活方式:多接触大自然,生活规律有序。长寿心态好:情绪乐观稳定,远离负能量人。

 

图片

 

世界吉尼斯网站报道的世界长寿男性老人廷尼斯伍德(英国人,健在)活了112岁,历经英国24任首相,生活依然能自理。他的“长寿经验”简单实用,概括为:(1)不吸烟,(2)少喝酒,(3)常散步,(4)遇事讲究——适度。

 

图片

 

关于如何做一个长寿老人,孙教授根据他多年学习与总结的经验归纳为六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包括:(一)做健康长寿老人的基本要求: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二)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和万事兴,家庭是人生活与生存的港湾——家庭健康,气氛融洽,全家幸福,长者才长寿——长寿基因是能遗传的!(三)避免一切意外事件:包括身体的与心理的打击。意外事件包括:天灾与人祸等方面,还包括心理方面的事件。(四)正确对待与处理疾病:疾病的产生有外因,也有内因。急性病尽最大努力治疗,慢性病要学会共存。(五)践行终身学习观念,终身学习能保持大脑功能,活到老学到老,既是社会的需要,更是个人生存与生活的需要,也是健康的需要。(六)提高抗衰老的四大措施:彻底改掉不良生活习惯与行为;40岁后运动不松懈;50岁后膳食更科学;60岁后防病更当心。

 

总之,健康长寿靠自己,健康长寿的金钥匙就掌握在自己手中!

 
图片

 

讲座结束后,孙教授留下时间为听众解答问题,在答疑解惑中满足听众个人需求。大家认为这样的健康知识讲座既听得懂又实用,结合实际解决问题,希望今后多开展此类活动。社区领导在《评估表》中也表达了希望今后多开展此类活动的愿望。

 

图片